第166页
就在群臣都卯着劲在她身上找错处的时候,萧妧更先一步下了旨意,拟擢陆秋白为内阁大学士,正式入阁,兼领太傅,仍掌国子监事。
此旨更是引得满朝哗然。
陆秋白今年不过刚及弱冠,若是此旨当真施行,她便是大俞有史以来入阁年纪最年轻的一位成员。
不仅如此,也将是第一个以女子之身直入内阁之人。
这个旨意,无异于将他们所有人架在火上烤,因而反对之人不在少数。
他们也曾想过效仿国子监学生们那般,集体罢官逼宫,但一来此事于挑战君威无异,他们可不像那群少年般年轻气盛,可以全然不顾后果。
二来虽是看起来群臣一致反对,但其实各有私心,不少人正等着这个机会,顶替上官,在太后面前博一个好印象呢。
没看前几日那个仅仅只是在群臣联名的时候保持沉默的小小员外郎,这两日就升任侍郎了?
还有那个只是为卢柏说了一句好话的监察御史,今日就擢升为佥都御史了。
有眼力见的,在这个时候自然知道要顺上心而为,若是为此丢了自己的官位何苦呢?
上官们要闹就任他们闹去吧,自己正好等着捡漏便是。
有了这般心态加持,哪怕是身居高位的也不免人人自危起来,生怕继续下去自己真要被下属替代了。
久而久之这些弹劾不过都是些隔靴搔痒,没有人能真正戳到痛处,让陆秋白如最初那般脱下一层皮来。
一日看不惯,就两日、三日,经年累月下来,陆秋白这样一个人出入内阁也就渐渐变成了司空见惯之事了,朝臣们也再无当初的斗志。
加上陆秋白本身就待人和煦,处理起事务来极有效率,丝毫不遮遮掩掩,拖泥带水,更喜欢提点后辈,凡事明言,又兼之别无所求,并不收什么贵重的金银之物。
一时间在下官之间的风评极佳,虽说这样的行为换在任何人身上都是要遭到排挤打压的,但刺向她的利剑何止一两个?
多这么一点也无关痛痒。
久而久之,也就没什么人再对“有一个女子与他们同处一个官身体系”这件事有什么特别的抵触。
从前身份不曾揭晓的时候是如何,现在便是如何,甚至多出了许多从前不曾有的尊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