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卡小说
公交卡小说 > 寒门天骄(科举) > 第20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4节

 

时隔几年,少酋长见到萧景曜也很高兴,他本来就学了不少大齐官话,现在兴奋之下,更是超常发挥,“萧大人,我们又见面了!我是特地来感谢你们的,多亏你们当初卖给我们的武器,让我们打跑了魔鬼!”

萧景曜都没想到, 当初顺手在美洲留下的一手,竟然真的有成真的那天。看着少酋长一脸后怕的模样,萧景曜不难猜测出当时的情形有多惊险。

几年不见, 少酋长又成熟了不少,许是路途遥远,在海上吃了些苦头, 少酋长的脸上已经有了沧桑的痕迹,明明年纪比萧景曜还小, 现在看起来却几乎比萧景曜长了一辈。

提到先前的那场战争,少酋长依然愤愤不平, 对着萧景曜好一阵比划, “那帮魔鬼真是太可恶了, 我们救了他们, 他们竟然想杀了我们。这就是你们大齐人说的, 恩将仇报是吗?”

萧景曜笑着点头, “看来你对大齐的文化已经十分了解了,还能准确用上成语。”

少酋长骄傲地表示, “那是当然, 你们离开后,我也在看你们留下的书籍。上帝啊,你们大齐人真是太厉害了,怎么可以创造出那么多让人震惊的东西!”

少酋长对大齐这种一言不合就写出记载的行为给予高度肯定,并且觉得这么好的行为习惯,他们部落也应该来一套。但是他们并没有专门的史官来记载这些东西,部落里的大巫尝试了好几回, 记载出来的,总不是大齐那个味儿。

少酋长说不出什么内行门道, 就是觉得大巫记载的东西没有大齐人记载的好。这大概就是少酋长版的评价冰箱不需要制冷。好在少酋长在部落里的威信足够高,大巫也不和他计较,不然的话,萧景曜都怀疑,多做了许多事情累成狗还要被少酋长挑三拣四的大巫会忍不住锤爆少酋长的狗头。

不过既然少酋长提到了华夏的修史文化,萧景曜当即觉得自己的腰杆子更挺拔了几分。众所周知,华夏的史书放眼整个蓝星都是独一档的存在,称一声蓝星史官也不算夸张。少酋长的感觉可真是太对了,修史这一块,当然得看华夏。这个少酋长,真有眼光!

萧景曜便向少酋长简单介绍了一下华夏人民的修史大业,听得少酋长不住瞳孔地震,几千年,他们印安人,存在过那么长的历史吗?或许有,也可能没有,这时候就体现出修史的重要性了,少酋长满脸遗憾,“要是我们的祖先也有史官修订史书就好了,这样我们就能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存在了多少年。”

不过少酋长也没有灰心太久,很快就打起精神,兴致勃勃地表示,“以前没有,从我们开始,就有了。以后我们的后代,也能和你们一样,通过读自己国家民族的史书,就能知道自己的来历。”

少酋长还特别兴奋地向萧景曜分享他们的修史进程,他们民族也是个很厉害的民族,刚刚打赢一场仗,就这个战争场面写首史诗不过分吧?善良勇敢的印安人打跑了黑心肝的魔鬼,这就是他们印安人勇敢强大的证明!再之前的祖先,他们也不知道,但并不妨碍他们吹。大巫被这场战争激发出了灵感,将他们的祖先吹成了和恶魔战斗的勇士,他们现在大战魔鬼,完全就是因为祖先非常牛逼,他们随了祖先而已。

听完全程的萧景曜:“……”

你这个史书,是不是哪里不太对?

永嘉帝对美洲的印象也十分不错,在他的脑海里,美洲基本和物产富饶画上等号,有时候也会遗憾一把:怎么这么有那么多好东西的美洲,它就不在大齐附近呢?

不过看着少酋长对萧景曜的那股子热络劲儿,永嘉帝心里那口气也就顺了,兴致勃勃地问起来这个新使臣团来大齐有什么要求。

还真有。

作为一个有文化有理想的继承人,少酋长还是很有眼光的,特地提出,他们心慕大齐文化,希望大齐能派出学者前去他们部落,教他们礼仪和历史。

这下子,朝堂和使臣团都炸锅了。

朝堂上的儒生纷纷激动,教化蛮夷!那必须得是他们儒家弟子!哪怕路途再远,蛮夷心慕中土文化,那他们作为有教无类的圣人门徒,就该好好教化蛮夷,这才是“仁”。

一些儒生对朝廷近些年几次三番的大动兵戈心里还是有点意见的,认为大齐这是“不教而诛”。周围小国尚未开化,不懂礼仪,何至于灭国?

当然,这些言论早就不知道被拍了多少回砖,反正朝廷打仗是一场都没落下。他们哔哔他们的,朝廷打朝廷的。打下来的疆土都能转化为新的收益。打仗固然劳民伤财,带来的收益也是巨大的。如果只看账面上的数字,这几场仗打下来,朝廷能算是赚翻了。

当初朝廷众多文官武将踌躇满志想要开疆扩土时,听着儒生们这般叽叽歪歪都嫌他们烦。现在看他们穿着儒生衫,正衣整冠,将自己收拾得一丝不苟,满脸坚毅地要求出海去教化蛮夷,大伙儿又有些佩服他们。

不是什么人都能放弃更优渥的生活条件,去往艰苦的地方教化百姓的。

哪怕是被人嘲讽看不起的穷酸腐儒,这一次也彰显出了他们作为儒生的气度。

让萧景曜都感到意外的是,这一回,有意出海教化蛮夷的人竟然不少。

萧景曜脑海里当即就浮现出了四个大字——孔子学院!

现在当然不能叫这个名儿。以孔子在儒生们心目中的地位,要是大齐真的将在海外开展教育传递文化的学院取名为孔子学院,那怕是隐居的大儒都要跑出来,拖着他们自己那把老骨头都要争取到这个出海当院长的机会!萧景曜只是想增强一下华夏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并不想把大齐的大儒全都送出去。

更何况,说句不吉利的,大儒们大多年事已高,一个不好,就很容易客死他乡。这对于他们的家人来说,未免太过残酷。

至于使臣团为何炸锅,那当然是因为新来的少酋长太过耿直,上来就提出希望大齐派遣老师去往他们的国家,让他们这些早早就和大齐有往来的国家怎么办?

可恨他们竟然没想到这一茬,竟然让别人抢了先!说来这也算是他们的思维误区,在他们的国家,很多传教士到处跑,也有不好跑来大齐传教的。但大齐没有传教士,他们亲自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了解这个神秘的国度的人民过的到底是怎样的生活后,更不觉得有人会乐意去往他们的国度。大齐人又不信上帝,他们的神灵太多,也没有人热衷于传教,更推崇“缘分”。

这真是一个浪漫又让他们不解的行为。

谁想到大齐会有那么多知识渊博的人愿意去他们的国家传授知识呢?上帝啊,他们甚至不是信奉任何神灵的人!

萧景曜觉得这个可以有,甚至还在《大齐日报》上刊登了消息,说是海外诸国心慕大齐文化,希望大齐派出使臣前去教化他们。若是有意去往海外之国的,可以前去礼部报名。朝廷会在海外诸国设教化馆,确保他们的安全,以及他们可以领朝廷和教化之国的双份薪俸。

双薪待遇,放在这会儿绝对算优渥。但一想这年头儿交通不便,出海基本上就和亲朋好友断了联系,几年后再回来,重新续上先前的交情,也得费一阵心思。更别提海上危机重重,虽然有了蒸汽船,但蒸汽船也扛不住大自然的危害,碰上大风大浪也得歇菜。这么一对比,双份薪俸也不算高。

从先先帝到正宁帝再到永嘉帝,三代帝王动不动就清洗一下官场,现在大齐官场别说冗官问题,特别清闲的官员都找不出几个。笑死,清洗掉了太多官员,根本清闲不了一点。干活的人少了那么多,帝王还余怒未消,原先不干活的不就得顶上吗?这一顶,上头发现,诶,没了那么多缺,大家照样做得挺好,那不更好?

现在的大齐官场,要是再派出几批教化海外蛮夷的使臣,那就得面临人才危机了。

三年选拔一次人才都觉得人手有些不太够用,除了及时清理害群之马外,也有大齐发展太快,人才有些跟不上趟的原因。现在从民间招人当使臣,这帮屡试不第的书生,学问当然有,教点简单的华夏文化还是能轻松胜任的。

萧景曜还特地给通过层层选拔终于成为教化馆的教谕们做了个培训,重点提醒他们,咱们是去海外弘扬华夏文化的,不是要把他们教得满嘴之乎者也能来大齐考科举的。要从衣食住行生活习惯仪态举止各个方面去影响他们,争取让全世界都学大齐话,受大齐教化。

想想那个场面,萧景曜都有些激动。真要达成这个成就的话,简直不敢想象后世学生学世界史会有多幸福。

决定了,就是你了,孔子学院啊不,是教化馆,必须办起来!还得办得红红火火,争取让大齐的教化馆开到世界每个角落!

这怎么不算是天下大同呢?

华夏文明的同化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永嘉帝和胡阁老听了萧景曜这话,都忍不住用“没想到你是这么蔫儿坏的家伙”的眼神看着萧景曜。

看得萧景曜很是无奈,反问他们,“那就放弃,不做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